隨著微博的火熱,便催生了一種相關的營銷方式,即微博營銷。微博營銷以微博作為營銷平臺,每一個聽眾(粉絲)都是潛在營銷對象,每個個人、每個企業都可以在新浪、騰訊等注冊一個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博向網友傳播企業、產品信息。微博主每天更新的內容可以跟大家交流,或者發布大家所感興趣的話題,這樣就可以達到營銷的目的。
微博營銷公司:利潤率60%
在北京朝陽區的一個辦公樓里,有一家小公司,規模不大,只有二十個員工,但是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卻能影響到幾百萬的網民。他們就是進行微博營銷與網絡推廣的公關公司。
“我們主要負責聯系網絡紅人(即網絡上擁有粉絲比較多的微博主)和需要進行微博推廣的公司,”某網絡推廣公司職員小謝這樣告訴記者,“公司把需要推廣的項目告訴我們,我們就去尋找相應的微博主進行推廣。比如有數碼廠商需要做廣告,那我們就去找在數碼界比較有影響力的微博主,如果是賣衣服的,我們就找在時尚界比較有影響力的人,我們起到一個中介的作用。”
“當有新的推廣項目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去聯系這些微博主,去跟他們商量,看他們要不要做這個推廣。”關于這些微博主是如何找到的,小謝說:“有一部分人是公司前期就已經建立了合作關系的,有的是經過熟人或者同行介紹的,還有一部分人是需要我們去找的。網絡上有些很有名氣的微博并不是個人在經營,而是背后有一個專門的運作團隊,從事這個微博的營銷與推廣。因此聯系他們的工作主要由公司的媒介部門負責。有的時候,一個團隊就擁有很多的在網絡上有名氣的微博,這個團隊負責集體運作推廣這些事情。”
“我們找微博紅人主要看三個方面,首先要求他的粉絲數量要多,多并不是指僵粉,而是活粉;第二,他的粉絲里邊要有一些粉絲數量龐大的人的存在,好有加V的或者比較火的微博達人,以保證更好地傳播;第三,他能夠@別的人,例如@名人,@媒體,@微博紅人等等,這個不保證他們能轉發,但是保證他們能看到。”
“找到人以后,就要進行微博推廣了。在微博上,除了讓人看到廣告不反感,還要讓看到廣告的人自發的把信息擴散出去形成鏈式傳播,從而形成聯動效應。因此我們會對整個推廣活動進行策劃,然后根據策劃出的文案進行推廣,包括有獎轉發、贈送Q幣、贈送話費等活動。140個字的微博,有時候我們會規定內容,有時候要微博主自己來寫。如果是微博主自己寫,那他的內容寫完以后要經過我們的審核才能發布,因為我們要對我們的合作伙伴負責,如果內容不符合實際或者影響不好,合作伙伴就會追究我們的責任。但是有些小公司就不管這些,那些聳人聽聞的、暴利的、血腥的、三俗的、散播虛假愛心的、傳播謠言的,只要是能吸引人們關注的,他們都做。關注度就是金錢,他們不會管影響好壞。”
記者在網上也發現了這樣的微博推廣網站。網站會時時更新“任務”,并有一定的任務金額,微博主會因為自己粉絲(聽眾)的不同得到不同的獎金,每個粉絲(聽眾)0.001元。而關于微博的內容則五花八門。小謝介紹說:“做一次推廣,我們的收益大概是紅人的3倍,比如給了微博紅人200,我們就會拿600,然后給客戶報800。大的網絡公關公司因為任務繁重,就會把任務外包給一些小的網絡公關公司,這些小公司一般能接到4—5個大客戶,而且這些客戶都是做長期的,有的一做就是一年。按照每個月4萬的服務費,這個小公司每月就能得到20萬左右的服務費,按照利潤率60%(這是低,有的能達到80%)計算,每個月就是12萬,再加上一些散的小客戶,每個月能收入15萬左右。”
隨著大眾關注度和熱愛度的不斷提升,微博的營銷價值終于進入到了全面開發期。微博營銷不僅是產品的推銷,更是個人、企業形象的一次推廣。很大有名的企業都入住新浪、騰訊微博,開始嘗試這種新的微博營銷,同時利用粉絲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主:我屬于公司
記者通過新浪微博找到了河北某高校的“微博記者”這樣一個微博,擁有粉絲1172。通過他留下的聯系方式,記者聯系到了他。他告訴記者,他們的微博活動是新浪微博公司組織的,他們屬于校園渠道,平時就是負責校園的微博推廣,線上線下的活動組織負責,也包括學校的話題討論。但當記者繼續問下去的時候,對方表示不方便繼續透露了,屬于內部消息,然后便匆匆下線了。
記者還從網上搜索到一名石家莊的網絡推手,他的業務包括論壇,BBS,郵件,百度關鍵詞,還有微博營銷。他說他做這行已經有兩年左右的時間了,“現在能用的推廣方式我都可以運用,比較困難的是尋找客戶,但只要信譽好,口碑才是有力量的,會有人找你的”。
記者試著聯系一些經常發布廣告及營銷信息的微博主,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復。小謝解釋說:“因為有團隊運作,所以這個微博并不是人,而是團隊,團隊里有人專門負責聯系客戶。這些客戶關系都是長期合作建立起來的,陌生人他一般不會理會。”
“活粉”:“1000個4元;100個1元”
“你的粉絲超過一百,你就好比是本內刊;超過十萬,你就是一份都市報;超過一億,你就是CCTV了!”微博上流傳的這句話直接表明了“粉絲”的影響力,更成為眾多位博主夜以繼日“織圍脖”的動力,由此也催生了一種新的經濟——— 粉絲買賣。由于進行微博營銷需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因此“粉絲”“聽眾”也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雖然現在在淘寶網難覓“粉絲買賣”的痕跡,但是以前在淘寶網上曾出現海量出售“微博粉絲”的商鋪,粉絲的價格不等,例如有的店鋪就打出“新浪微博粉絲1000個4元;100個1元”的廣告,而30天竟然售出6479件。
但也有人表示,“假粉絲”和“買賣粉絲”,由于有很多僵粉或者新注冊的賬號存在,因此傳播效果會受影響,大大地影響到營銷的效果。
微博管控:讓人歡喜讓人憂
業內人士介紹說,微博是一個平臺,供各種各樣的人使用。由于是開放平臺,既會發揮積極的作用,也難免會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因此既存在快速發展的機遇,也存在迅速毀滅的危機。由于微博是一種裂變式的傳播,這種病毒式的鏈接會使消息飛快地進行傳播,尤其是這些擁有巨大粉絲量的微博主,他們發的每條微博都可能被在線的粉絲(聽眾)看到,因此他們是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網絡輿論領袖。個人、商家、企業看中了商機,借機進行微博營銷,充分利用了微博的價值。
但與此同時,由于微博是一個言論較為自由的平臺,任何微博用戶都有權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此微博營銷存在著很大的不可控性,一條微博在發布之前,微博主很難料想到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同樣也有一些微博主為了吸引眼球,借助公共事件進行微博營銷,例如7.23甬溫線事故中出現的冒充受害者進行營銷的事件,嚴重損害了粉絲的感情,也給微博帶來了負面影響。
抓住機遇,以正確的心態看待微博營銷存在的問題,合理定位微博營銷,大限度地利用微博這一全新平臺為營銷推廣服務才是我們今天所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