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個時期以來,社會就業壓力明顯增大。在這種形勢下,學校危機中抓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把握市場先機,就業安置呈現出供需兩旺的好勢頭。今年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共安置畢業生403人,就業率達到,畢業生供不應求。其主要做法:
一是學校辦學思路、措施組織實施到位,保證了我校招生就業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在“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理念指導下,學校確立了“招生圍繞市場轉,教學圍繞就業轉,育人圍繞德育轉”的辦學思路。
教學實施“以質量求生存”、“以名牌強校”戰略,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技能課推行“理實一體化”和“模塊負責制”教學模式,突出學生操作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生產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畢業生具有“雙證書”(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書)。
學生管理,以“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注重技工學生的思想特點,積極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工作。積極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各種文體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形成了尊師、勤學、活潑、守紀的良好學風和“團結、勤奮、嚴謹、求真”的良好校風。
招生就業實施“以分促招”、“以出口帶動入口”戰略。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辦法,研究方案,配備專職人員,牢固樹立了“全員招生,全員就業,全員育人”意識,保證了我校招生就業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積極聯系就業單位,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學校始終把招生就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從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努力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特點,使學生到技校、學技能,成為具有一技之長、技術全面的有用人才。同時學校積極聯系就業單位,對用人單位的規模、效益、用工制度及薪酬等情況進行考察,并與每家用人單位簽定就業意向書,主動推薦優秀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的良好關系。今年我們在原有合作關系單位的基礎上,又和泰安魯源路橋工程公司、山東東泰路橋公司、濟南大通路橋公司、德州交通集團、濟南道生數據公司、濟南康成機械有限公司、徐州海泰機械有限公司等近30家單位建立了新的合作關系,簽定了就業協議,學校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大好形勢。
三是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做實做好就業工作。在就業工作中,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本著為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原則,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和個人特點及要求,采用供需見面、頂崗實習、雙向選擇的方式,合理就業,達到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滿意的效果,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受到了各界的贊譽,學校就業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個時期以來,社會就業壓力明顯增大。在這種形勢下,學校危機中抓機遇,變壓力為動力,主動適應社會需求,把握市場先機,就業安置呈現出供需兩旺的好勢頭。今年山東公路技師學院共安置畢業生403人,就業率達到,畢業生供不應求。其主要做法:
一是學校辦學思路、措施組織實施到位,保證了我校招生就業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在“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理念指導下,學校確立了“招生圍繞市場轉,教學圍繞就業轉,育人圍繞德育轉”的辦學思路。
教學實施“以質量求生存”、“以名牌強校”戰略,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技能課推行“理實一體化”和“模塊負責制”教學模式,突出學生操作技能訓練,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訓技能、生產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畢業生具有 “雙證書”(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書)。
學生管理,以“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實行半軍事化管理模式,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注重技工學生的思想特點,積極做好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工作。積極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和各種文體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就業觀,形成了尊師、勤學、活潑、守紀的良好學風和“團結、勤奮、嚴謹、求真”的良好校風。
招生就業實施“以分促招”、“以出口帶動入口”戰略。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學校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辦法,研究方案,配備專職人員,牢固樹立了“全員招生,全員就業,全員育人”意識,保證了我校招生就業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積極聯系就業單位,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學校始終把招生就業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從專業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努力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特點,使學生到技校、學技能,成為具有一技之長、技術全面的有用人才。同時學校積極聯系就業單位,對用人單位的規模、效益、用工制度及薪酬等情況進行考察,并與每家用人單位簽定就業意向書,主動推薦優秀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的良好關系。今年我們在原有合作關系單位的基礎上,又和泰安魯源路橋工程公司、山東東泰路橋公司、濟南大通路橋公司、德州交通集團、濟南道生數據公司、濟南康成機械有限公司、徐州海泰機械有限公司等近30家單位建立了新的合作關系,簽定了就業協議,學校畢業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大好形勢。
三是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做實做好就業工作。在就業工作中,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本著為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原則,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和個人特點及要求,采用供需見面、頂崗實習、雙向選擇的方式,合理就業,達到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滿意的效果,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受到了各界的贊譽,學校就業工作步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
學校地址:濟南市經十東路26777號
聯系電話:13832811994,15132527389
咨詢QQ:1045916867
相關信息
推薦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