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是昌樂骨刻文發現和研究者,出版《昌樂骨刻文》后,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日前,山東大學為其專門立項“骨刻文研究”,以助其更廣泛的研究和發展。
據了解,山東大學認為,幾十年來劉教授已為山東大學的教學和科研作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他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動和倡導的中國美術考古學,如今在考古學界和美術學界已蔚然成風。他的代表性學術專著《美術考古學導論》被學界公認為是“給中國美術考古學搭構了一個基本框架” ,“是第一部全面系統采納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把中國美術考古系統化、規范化的著作。”為山東大學爭得了很大榮譽。
山東大學經過認真的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認為劉鳳君教授近幾年對骨刻文的發現和研究是扎實的,也是科學的,相信劉教授發現和研究的骨刻文很快會得到學術界和社會上的認可,把中國文字的歷史提前到距今4500年左右。山東大學為劉鳳君教授立項“骨刻文研究”,使我國骨刻文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起點和轉機。
另據了解,2002年的濟南四門塔佛頭像回歸也使山東大學譽滿海內外,劉鳳君就是“佛頭像回歸的功臣”。
相關信息
推薦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