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連著教育、就業,關系經濟、民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22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以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職業教育振興。對于尋機"轉彎"的經濟結構、依然嚴峻的就業形勢、亟待加速的教育改革這幾項緊迫任務,人們期待職業教育能夠成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培養高素質勞動者
湖北省就業促進會會長周臘元說:"目前我國勞動者素質無法跟上產業轉型升級的要求。"針對此,決定中提出要重點提升面向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社會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
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注意到了決定中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強調,"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正在從過去靠投資、出口向內需、投資協同拉動轉變,急需技能型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決定將從一定程度上為經濟深度調整做好人才儲備。
讓市場需求說了算
世紀教育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顯示:高職大專院校初次就業率高,甚至超過眾多"211"院校。教育部職成司司長葛道凱說:"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其它的發展道路,核心就是以就業為導向。決定提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指導性更加明確。
莫榮注意到,決定提出要建立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就業狀況定期發布制度。"這將促進學校對專業設置進行改革,并根據社會對不同工種、職業的需求,進行人才培養。
此外,決定還強調對初、中、高級的技術工人加強統籌、進行分類推進培養。"這樣的要求很及時也很細致。"莫榮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初級工人人均擁有1.4個就業機會,而高級技師則有2.6個就業機會。
不唯學歷憑能力
高職畢業生持續發展后勁足,就業3年后月收入翻了一番以上,58%的人獲得職位晉升,自主創業比例高于本科和研究生……"近年來,通過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訂單培養等創新模式,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有口皆碑。多年聽不到高職是本科的壓縮餅干,中職是閑散青年的說法了。"葛道凱說,"職業教育是教育領域與經濟、市場聯系緊密的,教育要突破,職業教育或許是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