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行校對接 產教融合”,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創新辦學見成效
據教育部消息,2017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795萬人。畢業人數再創新高,“史上難就業季”再次出現。全國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而青島恒星科技學院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卻達到了98.83%。為什么學校就業率為何如此之高?快快聽聽學校專業老師的分析吧!
(一)畢業生實用: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立于2000年,設有汽車、信息、印刷、建筑、健康、旅游、航空、藝術、經濟等18個二級學院,其中有印刷、網絡、機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國際商務、酒店管理、工程造價、金融、軟件和人力資源管理等17個普通本科專業;另有印刷、建筑工程、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工商、物流、航空、旅游管理等43個普通專科專業。青島恒星集團董事局主席、青島恒星科技學院董事長兼校長陳昌金告訴記者,學校的定位就是應用技術類型高等院校,主要培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之所以設置如此眾多的專業,就是因為學生有相應的實習和工作機會,課程、實習、就業三位一體。
“我們在全國率先實行了‘行校對接、產教融合’,訂單式培養的辦學模式。這套模式后來被國家大力推廣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實行好幾年了。具體就是學校與社會各行業密切聯系,根據用人單位具體需求設置專業,把日常的教學課程和行業生產相結合,學生在校學習的課程就是將來實習和就業所用到的具體內容,實習的崗位就是畢業后就業的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畢業生任職就能勝任工作崗位,上崗前無需進行再培訓。這就是我們的畢業生就業率高的原因。”陳昌金告訴記者。
(二)合作模式廣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又與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袁隆平院士簽約成立了海水稻學院,并聘請包括袁隆平院士在內的30余位專家和博士擔任學院教授、副教授,并根據需要設置了相關專業。
除了畢業生“實用”之外,青島恒星科技學院還高度重視對外交流工作,通過發展國際友好學校、國際合作辦學、留學生工作和外教工作等方式,開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為學生“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通道。
2014年,恒星科技學院航空服務專業與韓國映像大學空乘專業校際合作,首批赴韓留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全部被各大航空公司直接錄用。目前,國際化辦學的路線正在恒星科技學院積極穩步推進,該校已與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外教育機構開展學分互認課程;與韓國全州大學、泰國暹羅大學、美國凱特琳大學、加拿大萊姆頓學院等高校分別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為了滿足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還先后和了韓國湖南大學開辦了3+1專升本、暹羅大學專升本等國際合作項目。
“將來,恒星學院還會繼續與更多國家進行更廣泛的合作交流,針對每個孩子,開展個性化培育,爭取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走上國際舞臺。”執行院長王春娟表示。
(三)培養有能力更有擔當的人才:
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是一方面,但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則更加重要。“從2006年開始,我們就制定了‘培養感恩品德,學會自我學習,精練專業技能’的教育方針,把品德排在第一位,能力很重要,但品德更重要。一個人生存在社會上,一定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通過感恩教育,我們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的思想狀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陳昌金表示。
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不少學生是在“唯我獨尊”嬌生慣養的環境下長成,很容易養成一味索取、不知回報的思想,擔當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強。將來,往大處說,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往小處說,養家糊口,家庭重擔,都要放到這一代人肩上。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從日常點滴著手,讓學生們知道父母的艱辛,學會體諒和尊重,感恩社會,回報社會,著力培養他們的擔當意識,為他們畢業后踏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采訪中,山東省高教工委派駐青島恒星科技學院的黨委書記都光珍表示,為了弘揚感恩思想,樹立學生的社會責任心,恒星學院開展了以“感恩教育”為核心的“五全”育人體系,開設了“道德講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感恩教育”為核心,取傳統文化之精華,去其糟粕,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從細微處著手,凈化學生心靈。
“教育學生,老師首先要身體力行。我們要求老師假期回家后,要給父母老人認認真真地說聲‘我愛你’,給父母一個擁抱,給父母洗一次腳。作為假期任務,拍成照片,拍成小視頻,發到老師微信群里,交作業。這些形式感覺教條,但是很多事情是需要從形式上去改變的。咱們中國人感情內斂,有什么話都藏在心底,但是子女對父母長輩的愛,對父母的感恩,為什么要掖著藏著呢?”都光珍認為,提高師德,端正品行,目的還是引導教師熱愛教育事業,從內心深處去關愛學生,提高教學質量。老師帶頭知道感恩,帶頭樹立責任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培養學生畢業后的社會責任擔當都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四)辦教育首要責任心:
“要讓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大學,讓他們成為國家建設的棟梁之材。”這是陳昌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于民辦教育機構,社會上有人認為就是為了賺錢,而陳昌金則不認同,“辦教育不是做買賣。恒星學院發展到今天,從各方面來講,賺錢不是目的。我們的收費和全國其他民辦高校相比是少的。集團有很多公司,雖然我錢不多,但是也不缺錢,終極目的,還是為了辦好教育,為了培養出更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讓更多想上大學的孩子有學上,上學好。每年都有那么多的學生進出恒星,幾萬個孩子吶,除了讓他們安全度過青春期之外,人生關鍵時期就是大學這幾年,我們不能誤人子弟,要讓他們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啊!”
陳昌金認為,國家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時期,迫切需要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師和高素質職業人才,因此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就在前幾天全國政協的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副主席嚴雋琪還專門就如何提高“行校對接,產教融合”問題,向全國政協提出專門提案。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創新辦學,不斷培養出優秀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真正實現人才培養與國家經濟發展相結合,與創新實踐相結合,讓每個人都有出彩機會!
青島恒星科技學院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