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職場寫真 >> 2018年十大家長輔導作業“后遺癥”
因輔導作業生氣、引發夫妻爭吵、導致親子關系緊張、出現抑郁傾向、出現心臟不適……
輔導孩子作業十大后遺癥 你中招了嗎?
近日,小猿口算與丁香醫生發布的《2018年十大家長輔導作業“后遺癥”》引發眾多家長共鳴。數據顯示,輔導小學生家庭作業的主力軍是30-40歲的媽媽,全國家庭中僅有10%的爸爸會主動承擔孩子的輔導任務,身負孩子學習重任的媽媽健康問題亟須關注。
全國9成家庭的爸爸不輔導作業
數據顯示,輔導小學生家庭作業的主力軍是30-40歲的媽媽,全國9成家庭中爸爸不會承擔孩子的作業輔導任務。一、二線城市爸爸輔導孩子的比例略高于三、四線城市,其中北京爸爸以2%的輔導比例成為全國懶的爸爸。
夫妻輔導孩子比重失調直接影響了夫妻關系,84%的夫妻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互相埋怨,進而引發爭吵影響夫妻關系。調查發現,夫妻爭吵的主要原因是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爸爸投入的時間精力太少引發了媽媽的不滿情緒。
記者隨機調查了重慶11個小學生家庭,其中有7個家庭平時都是由媽媽輔導作業,有1個家庭由爸爸媽媽分工輔導,有2個家庭是由爸爸輔導。
羅女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四年級,老公在一家IT企業上班,平時工作較忙,輔導孩子作業的重任都由她承擔。每次她因輔導孩子作業而情緒失控時,老公都會站出來為女兒辯護,說什么“孩子還小啊”、“學習要慢慢來啊”等等。
后來,女兒報了編程課。周末的一天,看著女兒正在完成編程課的作業,老公主動過去輔導。沒想到過了一個小時,老公一聲不吭從女兒的房間出來,臉都漲紅了,從此以后,羅女士對女兒發火的時候,老公再也不湊過來了,只是遠遠地嘟囔一句“差不多就行了……”
專家建議,爸爸應主動分擔家庭責任,關心、理解媽媽的焦慮情緒,如果發現媽媽出現情緒惡化傾向應及時給予開導,必要時主動尋求醫生、老師的專業幫助。
超7成家長因輔導作業而心力交悴
“白天上班,晚上陪寫作業”是很多家長的共同生活狀態。從“十大輔導作業‘后遺癥’”來看,因輔導作業導致的生悶氣、夫妻爭吵、勞累過度、親子關系緊張等問題非常普遍,其中超過2成的家長會因為焦慮子女未來產生抑郁、食欲不振,甚至還有22%的家長出現高血壓、14%的家長出現心臟不適等嚴重不良反應。
報告顯示,我國超過7成的小學生家長每天下班之后輔導孩子時間超2小時,其中上海地區有35%的家長每天輔導孩子時間在5小時以上,被評為全國勤奮家長。
家住渝中區的陳女士表示,自從兒子開始上小學,每周一到周四,自己基本不敢安排娛樂活動,一下班就趕回家給兒子輔導作業。“兒子作業不算多,但是各種讀讀寫寫,還有體育運動,再加上他動作慢,加起來起碼需要一兩個小時。”
專家表示,小學生家長應注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找到一個情緒釋放的窗口。不過大數據顯示,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重慶的家長,焦慮情緒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輔導孩子作業十大后遺癥
TOP1:因輔導作業生氣87%
TOP2:因輔導作業引發夫妻爭吵84%
TOP3:每天輔導作業時間超過2小時74%
TOP4:因輔導作業導致親子關系緊張60%
TOP5:因輔導作業出現胸悶、頭疼40%
TOP6:因輔導作業出現高血壓22%
TOP7:因輔導作業出現抑郁傾向21%
TOP8:因輔導作業食欲不振20%
TOP9:因輔導作業出現心臟不適14%
TOP10:因輔導作業二胎媽媽產后抑郁2%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