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確實需要高端的碩士、博士人才,但其實在企業實際運行中,缺的還是工程師!比珖䥇f委員、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孫來燕說。
孫來燕介紹說,在歐洲發達國家,有的大學,大學本科讀4年,工程師要讀5年。大學畢業生想當工程師的,還得再補上一段工程師專業的學習。而目前,在國內高端的碩士、博士人才很多,但工程師緊缺。“博士生主要從事科學研究,產業界需要的還是工程師!睂O來燕說。
這主要是因為當前一些高校對自身的定位不準。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貴達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山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發現有的中醫藥大學甚至也開設了法學專業,“我就沒想明白,大家都在搶這專業干什么!彼榻B,我國法學專業有很好的基礎,包括西南政法、華東政法、西北政法等院校在內的法學五院校,為我國法律界培養了大批人才,“可以說,現在法律行業從業者大部分都是這些院校出來的”。
“大學要搞排名,但要分類排名!比珖䥇f委員、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起濤建議,中國要有自己在工程技術領域的“北大、清華”,可以把教育領域放開給市場去運作,“政府只要管秩序、管環境就行,不要管得太細,讓社會來辦教育,現在看來光靠政府力量辦不過來”。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新聞發言人王曉峰建議,一是提高技術工人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增強他們的職業榮譽感;二是提高職業院校的地位,“三本成了高考差生的無奈選擇,地位太低,不同的人才要分類對待”。
“分類對待”成為這場小組討論會中的“高頻詞”。王曉峰說,職業教育針對不同就業群體應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農民工,如何有針對性開展職業教育培訓;青年職工職業素養,誰來培訓”?
委員們認為,給予技術工人榮譽感的一個好辦法,就是帶著他們“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江廣平建議,要從國家層面支持高級技術工人“走出去”,“比如中國中車中標了美國芝加哥地鐵項目,美國工會組織了大批美國的工人來青島參加培訓、學習!苯瓘V平說,除了美國,OECD國家(經合組織)也經常組織職工來中國交流學習焊接和數字機床的使用等技術,“我們的技術工人也應該多’走出去’”。
據悉,今年1月24日,《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簽發,這一方案涉及到我國職業教育未來5年及今后的部署,被稱為“職教20條”!捌渲幸痪湓捄苤匾,20條里明確說,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教育!苯逃柯殬I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說,這從國家層面確定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社會評價不要老是拿普通教育的層次來評價職業教育,高職和本科不好放在一起比,職業教育有自己的體系!彼榻B,“職教20條”提到的中國特色高水平的“雙高”(高技能、高學歷人才培養模式)計劃,就是要打造職業院校的“第一方陣”,打造職業院校里的“清華、北大”。
他介紹,未來,高職畢業生將手握“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來源:中青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