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魯政發〔2021〕16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十四五”時期是山東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教育是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強省必先強教。為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等,制定本規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更加注重以德為本、以文化人,更加注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更加注重融合創新、共建共享,系統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統籌實施各類工程項目和行動計劃,持續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完善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體制機制,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著力加強教育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牢牢掌握教育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重要先手棋,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促發展、謀未來的理念,推動教育體系與產業體系、社會體系、科技體系等有效對接,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在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上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配置上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保障每個人平等受教育權益。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把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學習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教育問題,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以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辦法化解矛盾、破解難題。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準確把握各項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教育領域制度機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實現教育內循環和外循環相統一,促進互容、互鑒、互通。
堅持統籌協調推進。主動服務和融入大局,統籌教育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協調發展;統籌教育資源配置,加快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校際差距,全面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統籌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科學定位、貫通銜接,突出特色、錘煉優勢;統籌發展與安全,注重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教育治理效能明顯提升,教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人才培養水平和教育服務貢獻能力顯著增強,學習型、創新型、技能型社會建設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為山東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得到有效落實。形成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態。全學段一體化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更加健全,育人途徑和方法進一步完善,鑄魂育人機制進一步優化,學生的愛黨愛國情懷、社會責任感、法治精神、生態觀念、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顯著增強。
基本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堅持有教無類,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適合的教育機會,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學前教育實現普及普惠,保教質量明顯提高。建立城鄉一體的教育資源配置長效機制,開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格局,建成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高中階段教育實現特色、多樣發展。特殊教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服務國家戰略和山東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提升。建成全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新模式、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樣態,有效支撐山東半島城市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省市一體化推進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教育改革發展!耙粠б宦贰苯逃献魅嫱七M,打造形成教育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建成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建立較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契合“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發展需要。
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形成政府學校社會各負其責、協同治理的教育發展新格局。建立高效協調的分級統籌機制和完善的教育法規規章制度體系,形成完善的財政保障體制和高水平的師資保障體系。建立分學段、分類別、全覆蓋的教育標準體系,以教育評價有效引領教育發展。教育信息化實現融合創新、智能引領,有力帶動和促進教育現代化。進一步優化民辦教育發展機制,規范和支持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十一、強化組織領導和實施
(一)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及時研究解決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協調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選優配強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領導班子,把政治過硬、品行優良、業務精通、銳意進取的優秀干部選配到領導崗位上來,建設高素質教育系統干部隊伍。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各級各類學校黨建工作,做到黨建與業務工作相融合、相促進,把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貫徹到學校工作各方面,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落實好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統戰工作機構和干部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高校統戰干部和統戰委員。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強化“一崗雙責”。加強監督執紀問責,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委統戰部負責)
(二)統籌推進規劃目標和任務落實。構建全方位協同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機制,把教育事業發展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其實施體系中,強化教育規劃與其他專項規劃的協同實施,推動教育體系與科技體系、產業體系、社會體系有機銜接。各市、各高校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區域、本學校教育規劃,充分體現地方、學校特色,合理確定目標任務,形成一地一案、一校一案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完善規劃實施監測評估機制,定期對各項指標進行跟蹤分析,及時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提出對策,科學審慎地修訂規劃和滾動編制階段性重點項目、行動計劃。健全規劃實施督導問責機制,將教育規劃重點任務推進情況作為評價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督導檢查,主動接受各級人大執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加強規劃實施的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優化輿論宣傳引導機制,搭建社會各界關心教育、建言教育、支持教育的平臺,及時宣傳報道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和進展情況。廣泛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方法,匯聚教育發展正能量,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主動參與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省委教育工委、省委宣傳部負責)
抄送:省委各部門,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省監委,省法院,省檢察院。各民主黨派,省工商聯。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10月22日印發
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