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教育,提高畢業生就業率、企業滿意度,這些都離不開校企之間的緊密合作。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執行院長蘇志剛認為,職業教育只有貼近市場、貼近企業辦學,學校發展才能充滿活力,學生也才能在學校找到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尋找合作辦學的契合點
據記者調查,北京市東城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近幾年加大了校企合作和學校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力度,畢業生質量逐年提高。
“北京一家有名的商業大廈與我們建立合作關系,就是因為對之前錄用的我們學校幾名畢業生非常滿意,從而主動到學校洽談合作培養學生事宜。”東城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黨委書記錢衛東說,選擇在行業中比較先領的優秀企業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減弱因市場變化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培養的學生也比較具有競爭力。另外,成長型、有規模的企業在發展期有人才培養的內在動力,相對來講對校企合作會更加積極。
“通過校企合作,職業院校與企業建立起越來越緊密的聯系,把學校育人與企業用工緊密結合起來。”浙江省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校長華康清認為,校企合作必須了解當地產業結構的特點及發展趨勢、了解企業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了解企業對用人規格的需求,這樣才便于學校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及教學改革,使培養的學生在滿足企業用工所需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發展能力。
據華康清介紹,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近年來通過“四個平臺”,積極尋找校企合作辦學的契合點。一是通過企業調研、建立辦學咨詢委員會、職教集團建設等措施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實現校企信息雙向互通;二是通過為企業輸送畢業生、開展職工培訓、聘請企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專業教師到企業掛職等措施,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實現校企人才雙向互通;三是通過合作科研,合作開發新工藝、新產品等措施搭建技術交流平臺,實現校企技術雙向互通;四是通過贊助資金、學校在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企業在學校建立生產車間等措施搭建物資交流平臺,實現校企物資雙向互通。
按企業需求優化專業
金融危機當前,很多企業面臨轉型,企業要重新開發產品、拓展新的市場,要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和改造。浙江省永康市教育局局長田中朝分析認為,職業院校必須緊盯當地產業調整的步伐,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方向,實施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實習實踐,通過學中做、做中學,提高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未來發展需要的職業素養。
據調查,前些年招生很熱的IT類、信息類、環保類等專業,由于結構性矛盾,造成了專業趨“冷”。但同時,很多新興的、發展很快的冶金企業又招聘不到所需要的崗位人才。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就在矛盾中發現了“商機”,經過與企業調研和充分商討后,及時調整專業,聯合開展再培養工程,既滿足了企業的用人需求,也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
據蘇志剛介紹,該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與世紀華豐控股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對浙江省建筑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分析,確定把施工員作為培養目標,構建了“做中學、學中做、邊做邊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由企業專家、技術能手與學院教師共同指導學生現場實習,邊做邊學,學生的專業技能、施工技術及管理能力迅速提高。
2006年,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玩具專業根據對玩具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認為玩具行業企業對質量檢測崗位的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大。當年,該學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立刻調整教學計劃,大幅度增加“玩具檢測”課程課時。如今,在玩具行業經濟前景和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專業調整初見成效。在去年就業率的基礎上,到今年1月底,該院玩具檢測方向33名學生,除自主創業的外,準備就業的30名學生已經全部被國內外知名玩具檢測公司“搶”訂。
校企合作提升職教吸引力
“專業設計公司注資在高職院校建立工作站,設計公司看中的是學院優質的人才資源,學院看中的是直接參與企業生產設計的真實的教學平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過真實的生產設計訓練,能真正做到從學校到崗位的零距離。”據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熊仕濤教授介紹,武漢船院積極推進頂崗實習,建立了“職業基礎技能訓練、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三位一體的實訓教學體系。“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效果比模擬實訓室更好,而且提前接觸本專業工作,拓寬知識面,增強感性認識,培養鍛煉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對學生就業大有好處。”
“生產線托管模式”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的創新模式。東菱凱琴集團將一條生產線委托給該院電子系進行生產組織管理和設備維護,校方安排學生實習、帶隊教師進行組織管理、企業提供訂單和硬件環境,終達成學生提高職業技能、教師提升專業素質、企業實現人才儲備的合作共贏的校企合作模式。學生以普通員工的身份到這里實習,只要刻苦努力就有機會接觸到整條生產線上的多數工種。該院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林偉峰,短短3個星期學會了手工插件、烙鐵焊接、產品測試與檢驗等多種崗位技能。廣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使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在工作崗位上能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在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為學生職業發展找到了較好的出路,如此良性互動,職業教育又何愁沒有吸引力。
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