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畢業生就業心態需調整,
“第一份工,先干著試試”
對于首份工的簽約時間問題,記者在濟南大學校園中隨機采訪了十幾位應屆畢業生,他們大都對“跳槽”看得很正常,僅有兩人表示能夠接受長達三年以上工作期限,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更樂意簽約兩年左右。不愿意簽一個長期的合約,畢業生主要抱著“先干著試試”的態度對待首份工作,也有畢業生想通過“跳槽”在不同的單位積累經驗。
“第一份工作,先干著試試。”山東經濟學院大四學生王巖說。王巖學的是公共事業管理,從10月份開始頻繁參加招聘會,目前還沒有滿意的工作。“年輕想多嘗試些新鮮的東西,就像周圍的朋友一樣先就業再擇業吧,對首份工作簽約只能接受一到兩年。”王巖說。
“跳槽不是很正常的事嗎?”山東財政學院大四學生周敏的觀點也代表了一大批應屆生目前的就業心態。周敏對簽6年合同一事的看法是,即使公司發展前景很好,自己也不會在一個地方待下去,想趁著年輕多學點東西以完善自己。
而迫于就業壓力,也有少部分畢業生表示愿意對首份工作的合同年限妥協。
企業感嘆干得住的大學生難招
“真不想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沒干幾年就走了,我們想招個能干得住的人。”日前,濟南市高新區一家企業在人才招聘會上針對一個職位設下“應屆生需簽約六年”的時間門檻,以留住和培養人才。招聘會結束后,該公司負責人卻發現,很多應屆生一聽到“簽六年”轉身就走掉了,終無一人投出簡歷。
日前,濟南市人才服務局組織了“2009年濟南市高新技術產業中高級人才招聘會” ,濟南市約50家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參會,涉及高級軟件工程師、機械結構工程師等專業技術崗位500余個。 “我們不想再招應屆生了。”濟南齊魯軟件園一家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招聘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記者。
據介紹,該公司推出的一個會計職位在為期半天的招聘會上引來不少畢業生問津,但無一人投遞簡歷。“我跟他們說需要簽約六年,一個省內211院校畢業生一開始還侃侃而談,一聽這話扭頭就走了。”楊先生表示,公司針對應屆生有一整套培養流程,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市場和管理崗位進行招聘,通過他們在工作中體現出的不同素質擇優進行提拔,但很多人因為簽約時間太長,根本沒來得及了解后面的內容,就匆匆結束了應聘。
據了解,隨著近年來就業壓力增大,畢業生對首份工作的“忠誠度”不高,降低了很多用人單位針對“應屆生”的招聘熱情。今年,某人才招聘機構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三成畢業生一年內就換掉了工作。采訪中,不少企業的負責人感嘆:干得住的大學生太難招。一家醫用設備有限公司的人事專員彭小姐說,目前在高新技術行業,對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有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應屆生對待第一份工作要慎重。
“騎馬找馬”心態要不得
當公眾注意力越來越多地集中在大學生“就業難”上時,偏偏有企業發出“干得住”的大學生難招的聲音。通過一份長達六年的用工合同,企業想要培養一個為己所用的人才,大學生卻對用六年時間買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望而卻步。
王志勇經常赴各高校為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講座。他說,在他接觸到的大學畢業生里面,7成以上學生“不確定自己能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感興趣的是什么”——這成為很多大學生在找工作時難以放下的思想包袱,也便自然有了“找個工作先干著”、“騎馬找馬”等就業心態。
在“先干著”的過程中,很多畢業生似乎忘記了從“干”中學和汲取營養、培養能力這一至關重要的環節。也正因為對一份工作沒有投入足夠的熱情,太累、薪水不滿意,甚至是和同事合不來,都有可能成為畢業生選擇“跳槽”的原因。更不用說還要為一份工作花上六年時間了。反過來講,如果你面對的是一份足夠有興趣、能實現你夢想的工作,“六年”或許還太短了些吧。而那些害怕“六年合約”的,恐怕正是這樣一些抱著“騎馬找馬”心態的人吧。
筆者并不否認,“先就業后擇業”是緩解當下就業壓力的一條渠道。但是請不要將其作為輕易“跳槽”的借口,因為如果你無法從第一份工作中找到你的興趣,從中獲得能力、經驗方面的提升,你的第二份工作,還是會回到起點。(完)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