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小學全面進入暑假階段,島城大大小小的各種藝術培訓學校再次迎來旺季。但市內部分藝術學校負責人卻發現,來自島城周邊區域的生源今年大為縮減。記者日前走訪獲悉,近期眾多藝術培訓機構開始在近郊開班授課。但新辦的藝術培訓學校難免良莠不齊,市民需注意甄別。
7月9日上午,寧夏路一家藝術培訓學校負責招生的趙老師告訴記者,盡管學校今年專門開設了針對不同需求的特色課程,例如少兒瑜伽等,并于四五月份就開始加大了推廣力度,“但今年的招生情況還是不夠理想”。“往年暑假,嶗山區、李滄區東部、城陽區都有學生過來上課,占到暑期生源的三成以上。”趙老師說,但今年周邊區域的生源還不足一成。
據趙老師介紹,在與同行交流時發現,類似的現象在市區其他的藝術培訓學校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經走訪發現,城陽區、李滄區、嶗山區等近年來集中入住的新建小區周邊,以往被視作藝術培訓空白的區域,如今都已經被各類藝術培訓或文化課輔導學校“搶占”,這些區域的學生不再舍近求遠,而是選擇在家門口接受各類藝術熏陶。
位于李滄區實驗小學對面的東山音樂藝術學校 ,開辦半年來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生源,暑假剛開始慕名而來的家長就接連不斷。“主要是周邊的市民越來越注重孩子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培訓費用與市區基本持平。”該校校長寧虎介紹,正上幼兒園的孩子和小學生是主要的生源,家長們大多希望從小就加強對子女的興趣培養。
與市區的諸多培訓學校一樣,周邊區域新開辦的藝術培訓學校 ,也大多涉及多種藝術門類,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位于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駐地的青島海之瀾藝校,舉辦之初就開設了舞蹈、音樂、器樂、美術、特色英語等課程。“周邊的農村學生中并不缺乏藝術苗子,但只有少數有經濟條件的能夠得到培養,還只能選擇去青島市區或城陽市區接受培訓。”籌辦該學校的秦國云介紹,但大多數有藝術天分的孩子終未能有好的發展,隨著眾多藝術培訓學校到市區周邊布點,農村學生的藝術特長也將得到發揮。“為了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得到藝術熏陶,對于那些家庭困難的農村學生,只要符合條件,我們愿意免費對其進行培養。”秦國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