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建立了it工作室,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實踐和創新平臺,建立了電腦維修、廣告設計、數據處理、網絡安全、開源軟件等興趣小組,在老師悉心指導下,各it興趣小組結合學院信息應用的實際需求,開展了一系列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普及和信息服務工作:為醫務室、工會、保衛處、評估處等部門搭建數據管理應用系統;為教學搭建開放源碼互動平臺;為學生教工提供電腦“義診”;為學院畢業生、團中央宣傳部設計和制作電子雜志;為法律系制作互動網站;為后勤管理辦公室提供桌面、墻面廣告、標識設計等,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創新能力,為學院信息化服務,并探索培養文科學生信息素養的新思路。
二 課程體系設計的思想、教學改革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課程體系注重專業提高,全面推進精品課程建設和選修課程規劃設置,從全院只有兩門計算機相關課程,發展到今天兩門必修課和近二十門的選修課,幾乎涵蓋了社會所需的it應用知識,為興趣廣泛且希望掌握更多計算機技術的學生提供平臺,選修課分為幾個方向:程序設計方向、平面視頻設計方向、網絡技術方向、信息技術方向、計算機輔助設計方向等。其中程序設計方向含《軟件工程》《java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matlab程序設計》;多媒體方向有《數字媒體基礎》《photoshop圖像處理》《flash動畫設計》《3dmax動畫設計》《illustrator矢量繪圖》;網絡方向:《網頁制作》《網絡安全》《linux操作系統》;信息技術方向:《電子商務技術應用》《信息技術與檢索》《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文化》《excel高級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方向:《書報排版》《常用工具軟件應用》《pdf文檔制作》等課程支撐。
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it能力,用計算機工具收集、處理、利用和創造信息,掌握、應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嚴謹科學性方法和動手實施能力。通過加強課程實踐環節的組織和監督,嚴格實踐教學的管理,體現實踐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核心作用,使課堂環節和實驗環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相輔相成,舉一反三,活用所學知識。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不斷研究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張并實現能力培養的三個層次:基礎與驗證型、設計與開發型、研究與創新型;培養學生將計算機知識作為高效率工具去解決專業等實際問題,以及學期結束前學生小組綜合作業等環節,培養了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及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與興趣,提高其駕馭計算機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應用計算機軟件處理信息,融會貫通,使計算機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計算機教學滲透到專業中。日照海事專修學院為新聞系、經濟系開設了他們專業所需的it課程;學生的課后綜合作業建議他們選題與專業結合,it是工具,是為他們的專業服務的。
三 教學科研與信息素質培養實踐相互促進
教師能夠將課程內容和科研成果迅速應用在學生實踐創新平臺上,體現新工具和新方法的先進性,日照海事專修學院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實物產品的通用性。如計算機維修中遇到的問題很多都是課堂講授中無力企及的,而結合現實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引導學生解題思路,會使學生原本零碎的知識重新有效組合。這樣的實踐也能促進教學,使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列舉更加生動的應用實例,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將相對枯燥的計算機基礎教學物化與形象化。學生對計算機硬件展柜抱著極大的興趣,非常認真地參觀每個展柜,并且在參觀完后向老師提出了許多問題。不少學生表示,平時只能從課堂和書本上看到的硬件圖片,而通過展柜第一次看到了實物,感受到平時課堂上講的那些硬件知識不再那么抽象難懂了,以后自己拆開機箱也不會無所適從了。這些硬件給了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機會。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日照海事專修學院不斷探索新的培養模式,使他們進入社會前就具有更強的it競爭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有學生在參觀了展覽后說:“這次展覽非常有意思,近距離接觸了以前沒見過的計算機硬件,不僅幫助我消除了課堂上的許多困惑,還知道筆記本電腦拆開后的‘內幕’,真有趣!”
四 對學生有極強的愛心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在平時教學中仔細琢磨學生的個性,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體。日照海事專修學院認為,教師只有成為學生心理上的朋友,才能被學生所接納,彼此才會溝通,課堂氣氛才會融洽,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被喚醒,才能自主地學習知識、學習做人。在課外,也主動關心學生,主動與他們交朋友,親切和藹地與學生交流,對學生各方面的問題給予幫助和指導。
鑒于學生來源的不同,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互幫互學,啟發學生使其不僅掌握具體的應用軟件工具,還要逐漸掌握學習計算機相關課程的通用方法,“授之以漁”。教學中關注學習較困難的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鼓勵,挑戰自己、增強信心,取得點滴進步并不斷的積累。
五 自身素質的培養
堅持老教師“傳幫帶”。組織新進青年教師參加崗位培訓,堅持不定時、不定量的新老教師互聽課機制,使團隊成員共同提高,使青年教師盡快融入集體,勝任教師崗位。
鼓勵教師不斷學習。計算機教育工作者需要“終生學習”,中心充分利用各種政策和資金資源,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博士、碩士研究生,參加各種技能培訓,出國訪問名校進行學術交流,青年教師開闊了視野,提高了駕馭課程的能力,拓寬了科學研究領域。
激勵教師敬業與奉獻。團隊的發展與個人的積極參與是分不開的,中心主任一直堅持民主管理的思想,鼓勵青年教師參與教學改革和部門建設,提高青年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集思廣益,使單一課程本身乃至整個課程體系的改革創新發揚光大;愛學生愛崗位。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開展教師座談會或技術交流沙龍。每1~2周都開展類似的交流活動,從心理上關心青年教師,從政策上為青年教師爭取應得的權利,從技術業務方面開展交流,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提高團隊的科研能力。探索新的科研視角,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開發具有更高等級、影響更深遠的科研項目,并轉化為教學實力。
培訓與證書獲取。老師們參加了oracle 10i培訓、adobe數字媒體培訓、網絡安全培訓、教育部c程序設計骨干教師培訓、思科ccnp培訓、教育部組織課程沙龍、微軟mmi講師培訓、adobe acci培訓、去美國、加拿大訪問學習;4人2009年2月獲取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official certification master((word2003、excel2003、access2003、powerpoint2003)和microsoft certified application specialist (word2007、excel2007);2人2009年8月獲取adobe china certified instructor(adobe中國認證教師acci photoshop);2人2009年8月獲取adobe china certified instructor(adobe 中國認證教師acci illustrator)。
六 不斷積聚團隊的凝聚力
日照海事專修學院堅持自信、自強,立足本職,愛崗敬業,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注重專業提高。與同事、上下級的相處和睦,謙遜做人,工作協調,淡泊名利,富有責任,敬業奉公,樂于奉獻,相互幫助,做一名稱職的教師,全體員工為了這一目標正不懈地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