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眼下
家庭服務行業緊缺人才,但高校家政類專業卻陷入深深的招生困境。在全國僅有的3所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之一的聊城大學東昌學院記者了解到,今年該校即將走向社會的首屆畢業生僅有28人,另外該校大三學生21人,大二11人,大一新生僅有10人,學生一年比一年少。
報考的學生少>> 招錄計劃每年都存較大缺額
趙澤鵬是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教育系主任,也是開辦學校家政學本科專業的重要親歷者。趙澤鵬告訴記者,從2006年有開辦新學科的想法到2009年招錄首屆新生,他和院方領導奔走了三年之久,從招生前夕的考察調研到眼下,一直是一個不斷摸索和學習的過程,走南闖北調查與交流,遠赴外地培訓與學習是家常便飯。
“我們初只能從網上搜索信息作材料。”由于家政學專業有將近50年的時代斷層,包括專業教師的隊伍建設與教學體系都存在諸多不足,這給專業的前期調研帶來很大困難,而現如今,初考察過的數所院校,大部分也已經停止了該專業的招生。早開設家政學本科專業的的老牌院校——吉林農業大學也曾出現過一年僅招錄7人的窘境。
開了專業,有了學生就要考慮就業問題,為了能給這部分學生謀得好出路,經過幾年的努力,該學校和濟南、北京等地的知名家政公司達成合作和用人意向,給專業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實習及就業平臺。
盡管如此,但在交流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專業每年的招錄計劃,都存在大量缺額,經過調劑仍舊差額很大,難免有中途退學的學生,面對每年遞減的新生人數,該校教研組負責人薛書敏直言:給自己很大打擊,但老師們依舊滿懷熱情,
“我們干的是一項事業,熬過去就會好起來。”
缺少完善的教學體系>> 教師課前要做大量準備工作
“其實各方面條件都是次要的,只要我們能把專業辦好就行,一節課,我需要近兩天時間備課。”2009年,薛書敏碩士畢業于山師教育學原理專業,應新專業的建設,薛書敏調入家政學本科專業,同年她拋下三歲的孩子,只身遠赴吉林農大參加家政學為期一年的系統培訓。
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該校家政學教研室現有的5位教師中,僅有一人是家政學的碩士畢業,面對教師問題,為完善教學環節,通過現有教師的轉型、人才引進、外聘等方式凝結成了一支教學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的教學團隊,萬事開頭難,這僅僅是解決了其中一個很小的難題。
據介紹,由于
家政服務業存在長年的教育和培養斷層,這方面的理論教學和人才培養體系存在很多不足,沒有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甚至沒有一套現成的課本,這給這些教學帶來更大的難題,如何解決授課問題則成了當務之急。每次走向講臺前,大量地搜集信息,整合教學資料成了必要之功,一節課的時間,通常要花費近兩天時間準備,緊張的課程和現實的招生困境,讓這些年輕的教師們每一步走得都異常艱辛。
“我們也是在摸索中前進。”薛書敏告訴記者,一直以來,國家在不斷完善專業的教學體系,經過老師們的努力,現如今不少有意開展此專業的高校都會前來交流學習,給專業的發展傳達來良好的訊號。
學生就業前景挺明朗>> 想要人的家政公司老板不少
在與這該校家政學教師交流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該專業課程涵蓋家庭理財、營養學、插畫、化妝等多門類課程,在家庭服務業數以千萬計的用人缺口中,除了傳統意義的月嫂、家政工以外,高校旨在培養社區服務,高端家政及企業管理和培訓類人才。
對于管理者和培訓者的培養也正是薛書敏她們努力地方向,據教師們透露,憑借先天學科優勢,吉林農大側重營養方面人才培養;受臺灣地區影響,北師大珠海分校把培養重心放在社區服務方面;聊城大學東昌學院則將重心放在了對于家政管理人才和培訓講師的培養上。
“每次參加各種研討會,都有家政公司老板向我要人,他們的就業前景是很明朗的。”眼瞅著喜人的就業前景,望著手中屈指可數的“寶貝”,趙澤鵬很是糾結,每次外出參會都給自己很多感觸,大好的就業形勢,不少家政公司的老板都向他拋出橄欖枝,希望能錄用他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