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采風活動走進
山東英才學院,記者從山東英才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大二學生閆澤東,校內經營的租車小店里了解到,店里每天都有數百的收入,盡管收費標準是自行車一元錢租一小時。
像閆澤東這樣的學生有很多,還有部分畢業的同學也利用學校提供的場地和資金實現創業夢想和就業之路。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充分發揮省會城市大企業眾多,就業機會多的優勢,積極探索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建立了完善的就業教育體系和推薦體系。學院每年投資100余萬元作為就業工作專項費用,用于學生的就業工作。
自2001年起,每年有超過300家的省內外大型國有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和境外企業來院選聘畢業生。到目前為止,學院商學院已經同皇明太陽能、山東佳怡物流公司、天津榮祥商貿有限公司、北京紅黃蘭集團等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對物流管理專業、市場營銷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機構制造、計算機技術的部分學生實行“訂單式”的培養。這些“量身定做”出來的工作人員在用人單位很受歡迎,有的已經踏上領導崗位。另外,學院的學前教育專業和一批幼兒園,經貿英語、會計電算化等專業和中化集團也在進行訂單式培養。2010年4月,由山東省工商聯、濟南市婦聯發起的助推學生就業創業啟動儀式在山東英才學院舉行,170多家企業家與會并與學院洽談校企合作項目。
辦學14年來,6萬多英才學子走向海爾、海信、浪潮、中國重汽、皇明等各類著名和高新企業,走進政府機關、攻讀研究生,在不同崗位上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