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時事熱點 >> 切實加大財政投入 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這次會議,是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勢下召開的。在昨天西部“兩基”攻堅工作總結表彰會上,至立同志做了重要講話,一會兒至立同志還要作重要指示。各級財政部門要深刻學習領會這次會議和至立同志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財政部門做好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的工作,先談幾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相關政策是新形勢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中,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部署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任務;強調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充分說明黨中央對教育的高度重視,也充分說明教育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作用。義務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是每個適齡少年兒童都必須接受的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事業和公共產品。保障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使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和機會,不僅是教育事業的重要任務,而且也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責任。
黨和國家一直關心和重視義務教育,逐步把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尤其是在2005年底,國務院根據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義務教育面臨的新形勢和新問題,作出了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大決策,把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了公共財政的保障范圍,建立了中央與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兩年來,在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地方各級政府的共同努力,改革進展順利,成效顯著。2006年,中央和地方共落實改革資金361億元;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計將安排改革資金565億元。全國近1.5億名農村中小學生免交了學雜費,380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得到了免費教科書,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得到了生活費補助,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村中小學經費保障水平有了較明顯的提高,40多萬所農村中小學運轉正常。改革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總理指出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志著我們在農村真正實現了義務教育。另外,一些地區在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同時,對完善城市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免除了城市中小學的學雜費,也取得了較好成效。
但是,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深化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在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方面,與十七大報告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存在許多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總體投入水平還比較低,與城市的差距還比較大,推進均衡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等等。當然,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進一步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外,還需要通過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中央領導同志對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問題,十分重視和關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經國務院同意,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針對當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對于全面落實《義務教育法》,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統一思想,精心組織,扎實工作,把這件利國利民的大事辦好。
二、全面把握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的主要內容
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政策,已經十分明確和全面了。這次調整完善政策,主要是在現行總體政策框架下,針對當前亟需解決的突出問題,加大落實力度,適當提高標準,加快實施步伐。
(一)進一步落實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解決好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的生活費補助問題,是關系到這些孩子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問題。按照國務院的規定,落實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政策屬于地方政府責任,所需資金由地方承擔。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取得了較好成效。但近年來,隨著“兩基”攻堅任務的基本完成和“普九”水平的提高,各地寄宿生數量持續增加。據不完全統計,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已經接近2800萬人。由于財力困難等原因,一些地區補助范圍偏小,補助標準偏低,資金落實存在一定困難。為進一步落實好這項政策,兩部文件明確,從2007年秋季學期起,中央出臺中西部地區寄宿生生活費基本補助標準,地方確定補助比例。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照落實基本標準所需經費總額的50%,給予獎勵性補助。對于東部地區,中央財政將根據其政策落實情況及財力狀況等因素,給予適當獎勵。
(二)向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按照現行政策,免費教科書政策的對象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西部地區的免費教科書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部負擔。目前,中部和西部地區享受免費教科書政策的覆蓋面,分別為30%和50%左右。執行中,許多地方反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界定難度較大,有的地方或學校甚至出現學生輪流享受政策的現象。同時,社會有關方面要求全部免費提供教科書、進一步推進免費義務教育的呼聲也比較高。從公共財政角度看,一方面,推進免費義務教育是公共財政義不容辭的責任;另一方面,目前國家財力也完全可以承擔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所需要的資金。為此,兩部文件明確,從2007年秋季學期開始,中央財政免費教科書覆蓋范圍擴大到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學生,實行這項政策,中央財政每年需增加支出130多億元。與此同時,地方課程教科書要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免費提供,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負擔。
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關于鼓勵循環使用教科書的要求,落實發展循環經濟、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從2008年春季學期起,建立部分教科書的循環使用制度,當年中央財政按照全部學生人數和全部科目配齊國家課程教科書;從2009年開始,對循環使用的教科書,中央財政將安排一部分補充更新資金。根據目前教材價格的實際情況以及教科書循環使用的需要,提高教科書質量,從2008年春季學期開始,中央財政對免費教科書年補助標準,從生均小學70元、初中140元,提高到小學90元、初中180元。
(三)提前落實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公用經費,是保證農村中小學正常運轉、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實施后,多數省份提前落實了省定公用經費基本標準,希望中央提早出臺并落實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同時,西部地區一些省份原來省定的公用經費基本標準比較低,希望調高標準。為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的保障力度,兩部文件規定,從2007年秋季學期開始,對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省定基本標準,小學低于150元或初中低于250元的省份,分別提高到150元和250元的標準。將原定中央2009年出臺、并分兩年落實到位的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前到2008年出臺、2009年落實到位。初步確定,基準定額的標準,中西部地區小學年生均300元,初中500元;東部地區小學350元,初中550元。中央與地方公用經費的分擔比例,仍按現行規定執行。
(四)提高中西部地區校舍維修改造測算單價標準。從2006年起建立的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不僅使校舍維修改造得到了穩固的經費保障,而且保障程度比過去有了大幅度提高。執行中,一些地區從鞏固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為農村學校提供較好條件的角度,希望適當提高測算單價標準。為此,中央財政將從2007年起,提高校舍維修改造的測算單價標準,中西部地區每平方米普遍上調100元。在此基礎上,加大對高寒、高海拔地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測算單價標準。提高測算單價標準的新增支出,中央與中西部地區仍按照5:5比例分擔。對東部地區,中央財政將根據其財力狀況及校舍維修改造成效等情況,繼續給予適當獎勵。
另外,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對中部六省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243個縣(市、區),其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和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所需資金,從2007年起,中央與地方財政分擔比例按照8∶2的比例執行。
經測算,2007年至2009年,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全國財政將累計新增經費約47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350億元,地方財政約120億元。2006-2010年整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累計新增經費,將由原來的約2182億元增加到約2652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約1604億元,地方財政約1048億元。
三、各級財政部門要提高認識,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在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的工作中,財政部門負有重要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按照會議要求和至立同志講話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確保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深刻認識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的重大意義,把思想統一到國務院的決策上來,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同時,我們還要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協作意識,與教育等相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
(二)確保資金落實。這次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需要新增經費比較多。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財政部經過深入調研,與地方進行多次溝通和測算后,提出了具體的經費安排方案。這個方案,充分考慮了當前的財政形勢,考慮了中央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地方財力增長因素與趨勢,考慮了各省應分擔的經費因素。我們認為,無論是中央財政還是地方財政,是完全能夠承擔的。各級財政部門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調整支出結構,把義務教育作為保障的重點,確保這次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政策所需經費全部落實到位。
(三)科學精細管理。在加大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時,必須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農村義務教育規模龐大,點多面廣,情況復雜,資金投入量大且傳遞鏈條長,這就要求我們要借助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逐步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樹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精確、深入、細致地實施管理。要繼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專項資金的支付制度,加快撥付進度,對經費運行的全過程實施嚴密監控。要加強農村中小學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中小學預決算制度,切實抓好預算執行和決算工作。
(四)加強監督檢查。各級財政部門要與教育等有關部門加強協調,密切配合,逐步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各項資金分配使用的規范、安全和有效,對弄虛作假、擠占挪用資金等問題,必須及時糾正、嚴肅處理。同時,也要按照政務公開的要求,適時披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中的政策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另外,關于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教育部、財政部已經研究起草了《關于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這次會上將發給大家征求意見。會后,教育部、財政部將根據會議討論意見,修改完善后報國務院。
這次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相關政策,是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涉及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義務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各級財政部門一定要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工作,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我們的貢獻。
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