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文化創意大賽”扮靚校園
為了讓同學們擁有一個更舒適、溫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創設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日前,臨沭縣職業中專舉辦了以“我的家園我來建”為主題的“教室、宿舍文化創意大賽”活動。
該校秉承“以人為本,張揚個性”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培養學生成仁、成才上做足文章,打造知識、技能和素質俱佳的中職生,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青春風采,發揮他們獨到的創造力。此次“教室、宿舍文化創意大賽”活動以“勤儉、高雅、清新”為標準,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全體師生踴躍參與,揮毫潑墨,渲染勾勒,各顯神通,從設計美化、文化品位、內務整理、藝術特色等方面精心準備。在大家的努力下,教室亮點紛呈,形式新穎,令人賞心悅目;宿舍溫馨舒適、特色鮮明,令人心曠神怡。文化大賽活動優化了學校育人環境,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意識,提升了師生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據悉,這是該校組織的第七屆文化創意大賽。經過評選,終有10個教室被評為“文明教室”,有28個宿舍被評為“文明宿舍”。
臨沭職專:強化技能結碩果
日前,在剛剛結束的臨沂市高技能人才工作暨表彰會議上,臨沭縣職業中專學生李新宇被臨沂市委組織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團市委授予“2008勞動之星”、“臨沂市十大青年技工”、“臨沂市新長征突擊手”、“臨沂市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該校本著“以市場為導向”的育人宗旨,以“學生就業以技能立身”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技能培訓,大力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學校積極組織學生走出去,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技能大賽。本次組織學生參加的全市技能大賽,充分顯示了該校學生高超的技能本領。這無疑將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能夠順利踏入社會提供良好的就業基礎。
該校重視學生技能,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舉措順應了當今社會人才的需求,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提高學校的競爭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臨沂市經濟開發區黨員遠教培訓完美謝幕
臨沂市經濟開發區黨員遠程教育操作員培訓班于10月22——24日在市黨員遠程教育培訓中心——臨沭縣職業中專隆重舉行。
臨沭縣職業中專為這次培訓作了充分的準備,選派了精干的師資力量,調配了先進的電教設備,提供了舒適的住宿條件和合理的伙食搭配,盡大努力讓學員學得舒心,住得安心,吃得放心。通過對學員的問卷調查情況得知,帶隊領導和學員對培訓中心的教學和服務工作非常滿意,特別對該校規范的管理、嚴謹的教學、熱情的服務以及師生的精神風貌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據悉,此次培訓共有108名學員參加。前兩天集中學習系統的電腦操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24日進行了總結和操作技能水平測試,合格率為。
送一片溫暖 獻一顆愛心
——臨沭職專向地震災區捐贈棉衣被紀實
10月27日下午1點30分左右,臨沭縣職業中專綜合樓門廳內擺起了長龍陣,只見老師們手提大包小包,后勤工作人員進行一一清點、登記捐贈物品。原來是該校全體教職工在向汶川地震災區人們捐送過冬用的棉衣和棉被。
汶川大地震始終牽著臨沭縣職業中專全體師生的心,他們時刻在想著能為災區的群眾做點什么。在現場筆者親眼目睹了這感人場面:有幾個年輕的青年教師捐贈了剛結婚的嶄新棉被;有幾個中年女教師將剛剛給自己孩子買的羽絨服捐了出來,當筆者問她們為何將嶄新的棉衣捐送時,她們回答說:“上班忙,來不及到市場購買,先將前幾天給孩子買的捐上,過后再給自己孩子買,看到那么多的學校倒塌,那么多的學生受災,真是感同身受,心里總想著能為活著的孩子做點事,希望他們過冬不要挨凍”;退休教師王克金平時省吃儉用,自己都沒有像樣的衣物,他騎車20余里趕到縣城購買了兩床嶄新的棉被捐了上來,并對工作人員說:“天涼了,趕快送往災區,別讓災區的老人與孩子凍著”;校長李守貴由于工作太忙,來不及回家取棉衣,交給司機200元錢并一再叮囑:一定要撿上好的棉被買幾床捐上……
這一幕幕感人的場面,這一句句燙心的話語,不由使人對臨沭縣職業中專的教職工肅然起敬,有如此有情有意的教師團隊,又怎能教不好自己的學生?!捐贈活動持續到下午3點,共計收到棉衣被300余件,該校后勤工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將所有捐贈衣被分類打包,裝上了汽車,載著該校247名教師的深情厚意,交到民政部門,送到災區人民的手中。
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
——臨沭職專學生安全疏散演練出實招
進行安全疏散演練,是培養廣大師生安全意識,增強自救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有效途徑。但以往學校搞這方面的活動,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學生重視不夠。本學期,為全面打造“安全校園”,讓師生養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臨沭縣職業中專于10月16日—10月30日,利用課間操時間,分批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緊急疏散演練活動。
演練前,學校安全辦從科學、周密、實用、有針對性等方面制定了詳細的工作預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總指揮的疏散領導小組,中層干部分片包干,班主任全程跟隨。學校召開了師生安全疏散演練的動員大會,使每一位師生員工明確演練的嚴肅性和重要性。
演練時,師生全員參與。考慮到我校的實際情況,把全校師生分成九個小組,每組都有學校領導擔任組長,班主任和上課的任課教師為責任人,各樓梯口都安排了值班老師,使每項工作、每個崗位都責任到人,明確職責,并且實行責任追究制。演練工作分兩步進行,第一周,分組進行。讓師生熟悉疏散路線和逃生技巧。疏散時每班學生分兩隊,一隊靠扶手,一隊靠墻;做到快速有序,互相幫助,雙手抱頭,貓腰,小步快跑,嚴防跌倒,上層樓人員理讓下層樓人員,嚴禁踩踏等事故的發生;第二周,全校合練。演練過程規范、有序,演練過程迅速安全,收到良好的效果。
汶川大地震告訴我們,要讓每位師生用心去牢記安全,用行動來詮釋安全,只有思想和心靈都去重視安全,才能形成一種安全的習慣。“前車之鑒”告誡我們,只有把安全培養為一種好的習慣,才能打造平安校園、和諧校園。該校通過兩周切實有效的安全疏散演練活動,后,從警報響起后,全校2000多名師生全部從教室撤離到安全地帶僅僅用了56秒。
來源:臨沂職業教育與****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