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要閱讀400萬字的課外讀物,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在其考核中只占一半比重,而平常的能力考查占整個評價體系的一半以上。推出這項措施的是濟南歷城區東風街道辦事處的兩所學校:歷城區雙語實驗學校和七里河小學。
眼下期末考試已經結束,據東風街道辦事處教育辦公室的邢俊國主任介紹,這兩所學校的小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在學校的評價體系中,只占一半的比重,其背后是一個全新的評價體系以及教育教學的新探索。其重點,是將學生的考評從分數主導向能力主導轉變。
邢俊國主任介紹,該嘗試從3年前開始進行,至今已經日趨成熟。這兩所學校在考試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即主要考查及格率,淡化平均分和優秀率。加大平時的能力考查,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聽說能力和背誦記憶的培養。
據悉,這兩所學校在語言教學上推行“強記博聞、粗放感悟”的理念,整個小學階段,學生們要背誦古詩230首,背誦國學1萬字、閱讀400萬字的課外讀物。四-六年級要熟背經書或經典文言文12000字。英語方面,一年級學生會唱30首英文歌、在二年級開設了《迪士尼英語》影片觀看課。學生每學期都有一次游學活動。學生平常參加故事大王比賽、經典誦讀、古詩背誦以及游學等的成績,均列入考核之列,演講與寫字、成語與史地、兒歌與游學均成為課程內容。
邢俊國說,新探索的初衷,就是為了徹底改變那種老師講、學生聽、滿堂灌、一言堂的課堂教學局面,真正以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培養其綜合素質,讓小學階段的孩子們天真爛漫,多一些快樂。(記者 溫濤 實習生 李欣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