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
今年春晚結束后有朋友告我,爛不過今年春晚,看了春晚才知道什么是爛!我不信,因為已幾年不看了,第二天看了重播,還真佩服朋友的一字精準概括!有人說不就是一臺晚會嗎?一樂而已。我以為以央視的特殊地位和春晚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就其影響力覆蓋面而言,它不僅僅是一笑而過。我不懂藝術,也不懂晚會,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春晚不得不說的教育敗筆處至少有三----
一是一年里,國家和教育部門、老師和家長們費盡心思和口舌進行的誠實教育、樸實教育、同情弱勢群體的教育和有錯即改等等許多傳統美德教育都被這臺春晚顛覆且葬送了。先看,素來以諷刺弱勢群體為己任并發了大財的趙本山們,諷刺過殘疾人、沒文化的人和鄉下人,這次諷刺的是寡婦和上不起學的人。文化學者吳祚來這樣說,以趙本山為核心的文化集團,直接鏈接著央視春晚巔峰時刻,他們之間儼然已是利益共同體,央視可以通過趙本山的小品獲取收視率和廣告收益,而趙本山也可通過春晚推出他的新弟子。我們不僅需要警惕這樣的文化壟斷,更要有措施限制這樣的利益集團對民間公共文化的侵蝕。說得透徹在理!說實話,趙本山團隊實在不夠上春晚的資格,趙本山有高秀敏、范偉、宋丹丹等藝術家搭配,他還湊和算道菜,沒了他們,他就是一個二人轉演員。但在他強勢的忽悠下,人們甚至都失去了藝術準則的判斷,把他當成春晚救世主。再看,今年春晚被公認為植入廣告之,是央視窮瘋了,還是賺錢沒個夠?一定要使這年三十影響力大的晚會充滿銅臭氣味。更要命的是總導演金越非但不認錯,還胡攪蠻纏,仗著店大欺客,面目可憎。還有,央視公布調查數據的以偏概全。春晚的第二天,央視新聞中就播出入戶調查的數據,稱有81%的老百姓喜歡春晚,而新浪網的調查中卻有44%以上的網友認為春晚不好,對這樣的消息新聞只字不提,對老百姓強烈反應的上述問題更是置若罔聞。至于春晚一以貫之并倍受抨擊的奢靡之風這次不但沒有絲毫收斂,反而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主持人的矯柔造作、演員的假里假氣和節目的俗爛化、程式化都不值得在此一一品評。電視機前上億的青少年看了這樣的春晚心靈能得到什么升華?不教他們學壞才怪呢!
第二大教育敗筆是趙本山小品的核心內容是給一個單親家庭捐款資助上學的事。這個節目內容表現出節目編導者對我國當下教育制度的空前無知。稍有點教育常識的人都知道,近幾年來,我國加大資助困難學生的上學力度,九年義務教育全部實施免費上學,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除免除學雜費之外,還可享受每人每年1500元的生活補助,凡是考入公立大學的學生通過獎、減、貸、助、免等政策完全可以保證學習。幾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已經作出這樣的承諾,國家保證每一個考入公立學校的學生入學。這是教育政策的主流,也是作為央視主流媒體應該大力宣傳和弘揚的。退一步說,小品反映的事情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有工作不到家的地區和學校,但對這樣的現象是批評還是不理不睬而大力宣揚另外一方,這表達出編導者的政治政策水平,也表達出編導者的審美趣旨。從這個小品可看出這幫人對我國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基本處于無知狀態,不僅可信口開河,而且以無知傳播無知,其影響之惡劣,怎一個笑字了得!
第三大教育敗筆是今年春晚把一個“背書機器”孩子拉上來背誦《百家姓》。今年春晚,一個不諳世事的少女因背誦《百家姓》而被萬眾矚目,朱軍還添油加醋的炫耀一番,此舉無異在引導學生死讀書讀死書,并以此為榮,這既違背了教育規律,更有悖于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提倡并積極推進的素質教育。特別是,當前老百姓對教育改革的呼聲如此強烈,中央推出的《中國教育改革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已數易其稿,即將面世之時,此舉大有一股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著干、頂著上之勢。大家知道,當前我國教育一個致命的問題是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這也是2009年錢學森老先生撒手人寰時拋給我們三問之核心。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需要教育界內外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可以肯定的的是,靠背誦能力的提高或超常背誦能力,對創新人才的培養益處不大。這一點甚至連不少普通百姓都看出來了。某網友這樣尖銳的批評到,拉個小孩上來背誦《百家姓》,這個破節目又要毒害多少孩子的童年。另一位網友說,都把孩子當背書機器了,偏偏大人們以此為驕傲,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就這樣被央視春晚扼殺了。大家看看,居廟堂之上的國家領導如此著急推動的事情,他們對著干;處江湖之遠的平民看得如此清楚的事情,他們裝糊涂;我這個居兩者之間的、還懂點教育的人的話,他們聽都不聽,這樣的春晚不得病才怪呢!
春晚敗筆多多,僅就教育而言這三大敗筆已足夠槍斃了,朋友一個爛字的概括還不夠呢!但我深知,沒有重要人物的批示,或央視一把手的命令春晚是取不消,也改不了、改不好的!不信明年等著瞧!今年的正月十五還要評出觀眾喜愛的節目呢!面對如此強大的勢力和如此戕害人心靈的舞臺,所有有知識、有道德、有良知和對自己孩子負責的老師們家長們:聯合起來,抵制春晚帶來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