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訊,濟陽至濟南間的K901路城際公交開通運營,結束了濟南黃河大橋限高后不能通長途客運車和兩地間沒有大眾需求的公交體系的歷史。而這一切,凝聚了市政協的心血和汗水。昨天,市政協副主席王世敦帶領部分政協委員視察K901城際公交線路開通一個多月來的運營情況。
濟陽與濟南市區僅一河之隔,濟南“東拓、西進、南控、北跨、中疏”規劃中的“北跨”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快濟陽的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拓展省會城市發展空間。而此前,濟陽縣無公交車可以通達濟南市區,成為兩地在人流、物流、信息等方面進一步互通的瓶頸,增加了兩地交流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直接導致群眾產生“空間距離近,心理距離遠”的被邊緣化的感受,影響了城鄉一體化進程發展和濟陽形象提升。濟陽社會各界一致要求開通兩地城際公交。
市政協一直以來非常關注濟陽的發展,曾派出干部專門到濟陽掛職,2008年又與濟陽縣垛石鎮十畝園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在與濟陽縣社會各界的接觸中,市政協了解到群眾迫切希望開通濟陽至濟南公交后,迅速將這一問題列為重點調研課題。去年11月,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到天橋區和濟陽縣就加快濟南黃河以北地區城市化進程進行調研。調研組走村串戶,傾聽百姓呼聲,在充分聽取基層群眾呼聲的基礎上,又召開市縣有關部門、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座談會,分析了黃河以北縣區城市化進程的現狀、影響其城市化進程的制約因素,形成了《關于打破交通瓶頸,加快推進我市黃河以北地區城市化進程的建議》。在該建議案中市政協明確提出利用天橋區大橋鎮的現有公交線路,延伸至濟陽縣縣城,解決濟陽西南部與濟南市區的對接問題;從濟南機場延伸到濟陽縣城,解決濟陽縣東南部與濟南市區的對接問題。同時,合理籌劃桑梓店鎮與市區連接的公交線路建設。
建議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并責成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辦理。為推進建議案的辦理和落實,市政協于今年3月和5月先后兩次到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座談,督辦建議案的落實情況。市交通運輸局專門成立工作小組進行調研、論證,形成了《關于濟陽至濟南城際公交籌備工作的情況匯報》,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法和步驟,并終完成了該城際公交線路的開通。“我們終于可以坐著公交車去濟南了,省錢又方便。”一位正在等車的濟陽農民對記者說。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K901路城際公交的開通打破了濟南黃河兩岸交通瓶頸,拉近了濟南市區與濟陽的距離,有利于我市黃河以北區域的城市化進程,為“北跨”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