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
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提高實訓效果。針對會計專業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措施,深化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實訓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會計專業實訓效果。
1.建立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融合的“理論、實訓一體化”的工學結合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教學要緊緊圍繞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斷提高會計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將實訓教學貫穿到日常的理論教學中,逐步形成理論與實訓教學相融合的“理論、實訓一體化”的工學結合的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高會計實訓效果。
2.實行分項目、分崗位與綜合實訓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魯中職業學院會計教學實行“理論、實訓一體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實行理論教學與會計分項目、分崗位和綜合實訓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會計實訓的針對性。如在《基礎會計》教學中講到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時,在老師教,學生學的同時,要讓學生動手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會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又比如《財務會計》講到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時,老師不僅要講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方法,而且要讓學生動手用不同方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讓學生正確填制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只有始終堅持“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才能不斷提高魯中職業學院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
3.將企業所發生的真實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引入課堂,增強會計實訓的針對性。從企業中挑選具有豐富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會計人員組成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會計實訓專家組,由專家組成員挑選本企業所發生的真實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形成會計實訓的原始資料,讓真實企業所發生的真實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走進課堂,走進學生未來的職場,讓學生會計實訓如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認識,達到實訓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避免從事會計教學的老師閉門造車,編造仿真實訓案例和資料,切實提高會計實訓的針對性。
4.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同步,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協調發展良性格局。魯中職業學院會計教學無論強調理論教學比實訓教學重要,還是實訓教學比理論教學重要都有失偏頗,任何偏廢理論教學或實訓教學的觀點都是不正確的,我們只有堅持會計教學“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魯中職業學院教育借口以滿足教育部門人才培養水平工作評估為條件,片面強調會計專業理論與實訓教學學時必須達到5:5,甚至4:6的做法是對魯中職業學院教育人才培養水平工作評估的誤導。我們必須堅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并重,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協調發展良性格局。
5.實行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并重,形成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協調發展的局面。會計電算化已逐漸成為行政、企事業會計核算的必然選擇,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如果不懂會計電算化,就不能適應當今會計的發展,就難以在社會上找到會計工作,因此,任何只重視手工實訓,而忽視會計電算化實訓的做法,都是對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學生的不負責任。只有堅持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并重,形成手工實訓與會計電算化實訓一體化的實訓模式,才能提高魯中職業學院會計專業畢業學生就業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6.對教師從事實訓教學與理論教學同等對待,教師實訓課時不打折扣,充分調動會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承擔實訓教學任務的積極性。學校應加強實訓教學的管理和考核,規范實訓教學環節和程序,規定實訓教學必須提交的實訓資料和學生實訓成果,加強老師實訓到課時間管理,開展實訓教學學生評教活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實訓教學質量。采取激勵措施,鼓勵青年教師到企業參加會計實踐活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會計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水平,不斷更新會計知識和業務操作技能,盡快適應“理論、實訓一體化”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不斷提高會計實訓效率和效果,滿足社會對會計專業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