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職場寫真 >> 職業院校如何擺脫生源之困
職業院校如何從根本上擺脫生源之困
一年一度的高職院校“生源大戰”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去年高職錄取分數線在“飛流直下”的情況下,仍然有一部分招生計劃數沒有完成的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更是難解心中恐慌。他們大多未雨綢繆,周密制定出“領導帶頭、全員參與、走校串村、千方百計、掛鉤獎勵”的招生方案,希冀以此轉危脫困、驅寒回春。
生源是一所院校的生存線,特別是民營資本投資的院校更有切身利害。在生源危機形成的“買方市場”形勢下,不失時機,集中人力、精力抓好招生工作,是理所當然,但關鍵是對招來的學生如何培育。如果已經陷入生源危機的院校只關注生源本身,而不能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雖可能短暫回暖,但絕不可能根本長久驅寒。解決生源問題的根本之道在于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教育質量。
在高教資源緊缺時期,“賣方市場”的生源紅利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某些高職院校規模擴張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掩蓋了教育質量對生源的制約,只要掛上高校的牌子就能“吃飽、喝足”。于是乎,有的院校就自我陶醉在“繁榮”之中,把爭計劃、批專業、擴規模放在首位,而沒能把練內功、強筋骨、保質量擺到應有高度。
如今“買方市場”已經形成,整體上生源不足是的,但個體上的危機卻是相對的,正如顧客滿意的餐館一席難訂而信譽危機的餐館雖竭力拉客仍門庭冷清一樣。同時,同一所院校的優和劣也是相對的,動態變化是的。對搶到手的生源如果粗制濫造,不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就會失去生源;反之,精心加工、保證質量,取得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的滿意,就一定會轉化為生源的增多,因為他們是學校的宣傳員、播種機,是有說服力的招生廣告。當然,教育質量的提升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有長效機制保證,然而它對生源帶來的效應也是長期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抓教育質量就是抓生源,是從基礎上、根本上、戰略上抓生源。
其實,沒有人否認教育質量的重要性。然而,在怎樣才能提高教育質量的問題上,相當一些薄弱院校的教師和領導表現出無奈、無助、無信心:面對千方百計招來的“學困、考困、特困”生,往往是教者諄諄、學者藐藐;你嚴要求、高標準、規范化,他學不會、考不好、不念了,生源流失了;你簡單化、寬松化,他過關了、畢業了,質量沒有了……這種兩難困境使提高教學質量似乎只能紙上談兵。
困難是同解決困難的條件一道產生的,解決低質生源教學質量難題的辦法,首先在于樹立科學的高職教育質量觀。片面的教育質量觀是把課上好、書讀好、試考好作為標準;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是“要使學生能做人、能做事,成為健全的公民”,成人和成才和諧統一,即人文性與適用性和諧統一。
提高教育質量是一項艱難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這項系統工程就是教學改革。低質生源的薄弱院校要向改革要質量,向質量要生源。在“買方市場”條件下,薄弱院校不上去就下去、不提升就淘汰,通過改革提升教育質量是根本脫困之道、是大的紅利。
職業院校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