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的深圳富豪在將近一周的時間內,被一伙人電話“忽悠”,分別往36個賬戶轉賬50余次匯走2234萬元巨款!該案所涉金額應該在目前國內披露的電話詐騙案中排第一位。今年3-4月份,廣東電話詐騙案件有抬頭之勢,警方破獲的電信詐騙案件環比上升186%,而在抓獲的犯罪嫌疑人中,臺灣籍人員占了近半數,有臺灣籍人員甚至在東莞召集大陸人員打電話回臺灣進行詐騙。
高學歷富豪輕易中招
“您好,我是檢察院的,您的私人賬戶被盜,涉及洗錢犯罪,需要協查。”近年來,類似“協查”電話成為詐騙分子們普遍使用的“忽悠”伎倆,雖然這樣的招數廣大媒體持續曝光了無數,但還是有人不斷“中招”。近日,深圳一名富豪就被這樣的電話“忽悠”了2234萬元巨款,“該事主擁有高學歷仍被騙,而且時間跨度之長、涉款之巨竟然沒有發覺,實在匪夷所思。”有警方辦案人員如是感慨。
據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政委黃守應介紹,這名35歲左右的事主王某,3月底接到“檢察院”和“公安局”等“單位”的電話,稱他的銀行賬戶涉嫌犯罪洗錢,需要把錢轉到監管賬戶,在一通“忽悠”之后,從3月29日至4月4日一周的時間內,王某分別往36個賬戶50余次共轉進2234萬元巨款。
一案抓獲嫌犯近50名
黃守應說,轉出巨款之后,事主直到4月4日才驚覺上當并報警。接報后,省公安廳迅速組織深圳、佛山、中山、云浮等地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開展專案偵查工作。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發現一個長期在東莞市厚街鎮活動的特大跨境電信詐騙團伙。4月14日,專案組在南昌抓獲張××等4名負責提款的犯罪嫌疑人;4月20日,又在四川宜賓抓獲3名同案犯罪嫌疑人;4月23日,東南亞某國警方協助在該國成功抓獲另外8名犯罪嫌疑人。
4月26日晚,省公安廳組織深圳、東莞、佛山、珠海等地警方同時行動,繼續深挖該案“漏網之魚”,當晚查獲犯罪窩點9個,抓獲劉××等犯罪嫌疑人19名(其中臺灣籍犯罪嫌疑人13名)。目前,此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查獲銀行卡1830張、現金140萬元等贓物,帶破省內電話詐騙案件260余宗。
“涉及該案的犯罪嫌疑人不止50人。”省公安廳刑事偵查局大要案處副處長萬建剛表示,該案屬于新也是典型的電話詐騙案件,涉及的團伙多,且境內外都有,相互勾結。
騙子還有詐騙對白教材
據萬建剛稱,該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分布國內數省,還有境外團伙,而且這些團伙之間有明確分工,形成“集團式”管理,有的負責詐騙,有的負責開卡,有的負責提款,十分專業,甚至還有詐騙對白教材“武裝”。
“更要命的是因為大多通過網絡溝通,大多數團伙之間不碰面,沒有直接的聯系,導致有時候抓了提款人,線索就斷了,抓不到詐騙的、開卡的;另外,原來開卡犯罪嫌疑人都是雇人用身份證開,現在犯罪分子自己‘采購’身份證直接開,這些身份證上的信息都是正確,但是都是一些遺失的或者被偷竊的,警方無從查起。”
臺灣籍人員“騙回”臺灣
記者發現,在“4·04”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中,4月26日行動中抓獲的19名犯罪嫌疑人中有13名是臺灣籍。“他們電話詐騙不分對象,有國內,也有國外,有的還在大陸打電話回臺灣詐騙。”東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政委溫頌鈞說。
據溫頌鈞介紹,今年4月初,東莞警方經過半個月的偵查,就發現一個以臺灣人程某為首,長期在東莞寮步鎮活動的電信詐騙團伙。4月16日,警方收網行動,抓獲程某等犯罪嫌疑人17名(其中臺灣籍犯罪嫌疑人7名)。“程某在內地雇傭福建、海南、臺灣籍人員冒充臺灣保健局、警察局和地檢署工作人員,利用語音軟件撥打臺灣民眾電話,又是以‘受害人身份資料被盜’的伎倆,要求受害人將錢轉賬到指定賬戶進行詐騙。”
提醒 政法機關從無“指定賬號”
對于連續使用相同伎倆詐騙得逞的事實,萬建剛說,警方破案是“亡羊補牢”,老百姓不上當才是關鍵。
他再次提醒,政法機關是不會通過電話要求群眾轉賬,更不會要求群眾將錢轉到所謂的指定賬號;如果接到要求轉賬的短信或電話,一定要通過多種途徑確認短信或電話內容,如當接到自稱熟人并假稱某種原因急需用錢的電話時,可回撥該熟人原先電話或向相關知情人詢問證實。如接到陌生的境外來電時,有可能是犯罪分子使用改號軟件打進來,此時要多方咨詢核實情況。如接到自稱公安、檢察等單位的來電時,要回撥電話向有關單位核實有關情況,必要時可向公安機關報案。